Ventuss

Ventuss xLog

走马敕勒川 | TG: @Ventuss_OvO
twitter
tg_channel

十年問卷

HfDEKCdVZP8eCQkkMLs7h.jpeg

我們距離 2050 比 1990 更近

椒鹽鴕鳥 的部落格上看到這個十年問卷,覺得挺有趣,也寫一下。記得 QQ 空間 / 人人網時代很流行「點名」,被點到的人需要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最後一次玩是 14 年在朋友圈,已經是 7 年前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是大家真的不玩了還是我太老了,那麼就讓我「老夫聊發少年狂」。

用三句話介紹一下近期的狀況?#

白天做產品,晚上寫東西,週末滑雪。

分享一件這十年裡印象最深的事(時刻)?#

2020 年 2 月 7 日李文亮醫生去世的晚上。那個晚上我在家裡,我想大家都在家裡,那時病毒的形勢尚不明朗。但我記得儘管只是在螢幕前,我能感受到無數人牽掛的心,如山呼海啸,我能感受到有什麼東西在強烈地共振。兩年了,COVID-19 無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而人們的適應能力和健忘程度令我驚嘆。其實我並不能確定人們是不是真的忘卻了,他的微博還在,每分鐘都有新的評論留言,宛如當代哭牆。可是另一方面,公共領域早已完全沒有討論的聲音。體制很好地應對了危機,加之西方「燈塔」強烈的對比,大眾更加堅定地擁護這架機器,為其注入燃料,踩下油門,加速再加速。大學專業課的內容在工作後很快就丟了,卻一直記得輔修的一門哲學課的內容:knowledge is equivalent to justified true belief。單純的 true belief 可能只是 epistemic luck。

感覺與十年前的自己相比變化大嗎?#

完完全全換了一個人,十年前的我見到現在的自己大概會感到恐懼。可能因為童年過於幸福,青春期前的我一直是一個很內向、被動甚至有些怯懦的人,不懂得表達訴求,不會主動交朋友。現在的我依然算不上外向,但如果現在我戴上分院帽,一定會進格蘭芬多。

十年前身邊的那些人還經常保有聯繫的多嗎?朋友還能進行深度交流嗎?#

別說十年前,小學的朋友我都還有聯繫。老朋友們聯繫少,但是非常持久。

職場上選擇的道路跟最初有變化嗎?是什麼讓你選擇了現在的行業和專業?業餘愛好對你是什麼意義?#

職業選擇:互聯網,產品,創業。大學時實習把各個行業嘗試了一遍,高大上的金融咨詢不適合我,彼時草根的互聯網、土鳖的今日頭條反而很對我胃口,我仍然記得第一次去中航廣場矮樓,十幾米的挑高和採光令我當即做出決定接 offer。而我原本在中金實習,天沒亮擠進地鐵直通國貿寫字樓,十點打車回家,一天都見不到太陽。我家 98 年就買了電腦,我很早就開始用電腦,但每週只能用 2 個小時。上大學後擁有了自己的筆記本,才真正感受到計算機能賦予我的超能力。進入互聯網行業?從事軟件開發?做 app?我好像想不到貼切的詞描述我們在做的事情。一切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就選擇了現在的行業。

業餘愛好:滑雪和科幻小說。小時候身體弱、體育不好,而我的表兄弟們在運動上都出眾,對比之下我一直備受打擊,對任何體育運動都沒有信心。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嘗試滑雪,滑行時的感覺令我著迷,於是完全從零開始學習,靠朋友指導和看視頻自學(推薦一下黃加藍),從摔成 sb 到推坡、滑行、刻刃,現在可以在崇禮任意雪道一鏡到底。矯情地說,我有被自己鼓勵到。我有很多奇怪的腦洞,對科技的預測,對未來世界的幻想。(最開始我並不能意識到那些想法很奇怪,但是總被人說奇怪我才意識到大多數人不會那麼想…)。我在科技行業工作,又喜歡文學,也許我也可以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呢。空閒時會寫著玩玩,不過現在寫文字的能力太弱了…

與父母之間的相處與十年前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像是飛得很遠的風箏。

打算養小孩嗎?(對家庭有什麼看法?)#

零個或者很多個。當所有人都不生小孩時,多生育能擁有巨大的紅利;計劃生育在事實上阻止了中國形成門閥政治,可現在放開了,有人想當司馬懿嗎?

想不想回到十年前?#

不想。

2011 年我獲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而南昌又是一個閉塞、相對落後的城市。可是世界這麼大呢。

害怕變老嗎?#

不害怕。我一度對年齡非常焦慮,因為見過太多非常年輕又已經取得很高成就的人了。Zuckerburg 28 歲就把公司搞上市了,我肯定是永遠也追不上了。後來想,身邊那些牛逼的年輕人,再牛逼也比 Zuckerberg 差得遠,你我都是五十步笑百步,那有什麼好焦慮的呢。前段時間和一個亦師亦友的前輩吃飯,談起年齡,他告訴我 50 歲才是人的巔峰狀態,才應該是人的巔峰狀態。25 歲有什麼呢,除了一腔熱血和好體力什麼也沒有。而 50 歲時,有經驗,有資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情。身體老了?誰說要自己上了,借助管理杠杆可以撬動十倍的年輕人。18 年初在 Bluenote Beijing 看過一場即興的 big band 演出,樂手們輪番成為主角、成為主音律,有時是薩克斯,有時是架子鼓,有時是鋼琴;大家沒有既定的樂譜,在競爭中相互配合,共同成就一場精彩的演出。沒有人永遠是中心,也沒有人永遠是陪衬。It’s all about timing.

你覺得一生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物 / 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簡單但產生巨大影響的發明,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馬鞍。在馬鞍發明以前,馬只是一種交通工具,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是射箭,殺傷力非常有限,所以一般是遊牧民族騎馬而來搶完就跑。想用劍或者矛?抱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巨大的反作用力會先把騎兵自己頂落馬下。彼時的農耕民族尚能通過組編大規模步兵兵團,用總兵力 / 人口優勢彌補機動性和局部戰役的劣勢,強推匈奴封狼居胥(btw, 這種打法的輜重和戰鬥減員成本是巨大的,因此劉徹不得不通過鹽鐵稅和無限鑄幣給國家機器上 turbo,天下利出一孔,強漢的百姓其實過得很慘)而馬鞍的發明完全改變了戰爭方式。騎兵得以舉著長矛衝鋒,雙腳踩住馬鞍來抵消衝鋒帶來的巨大的反作用力,步兵方陣在騎兵一字衝鋒面前像糖葫蘆一樣。更 bug 的是,騎兵可以自帶輜重,馬兒可以自己吃草,邊打邊搶,無限續航。步兵們想打追不上想跑跑不了。魏晉時期中國出現了金屬單馬鞍,東晉時期就有了雙馬鞍。恰逢小冰期,北方的遊牧民族紛紛胡馬南下,華夏文明族迎來民族大融合。再到後來,成吉思汗策馬三次西征,歐洲產生騎士階級,十字軍東征,帶回百年翻譯運動中阿拉伯人保存下來的古希臘,啟發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這一切改變,都與馬鞍的發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還有什麼簡單的發明,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呢?當人類文明發展遇到瓶頸,當所有先進生產工具被全面普及,所有人的生產力被拉平,影響人類發展的因素,也許會是那個最基礎、最被忽略的 —— 時間。我想通過好用的工具,配合好的方法,讓更多人的時間被更有意義地使用,從而提升全人類的生產力 / 幸福。

一些別的#

這個 newsletter 7 月底就 set up 好了,但一直沒有想好用來做什麼。
最開始的想法是,有一個地方能寫寫東西,更新近況,並很方便地和大家聯絡。我既不喜歡朋友圈也不喜歡微信 IM,公眾號還湊合,但阿 x 審核太嚴格。(不喜歡微信部分是因為我之前一直用的微信炸號了,這個故事可以看 半脫離微信的一個月
所以我非常明確這個 newsletter 不會做內容推薦,內容推薦直接丟 Telegram 就好了嘛。這幾個月時間裡,我經歷了一些低谷,在當時身處其中的自己並不覺得多糟糕,但現在回頭看才發現確實狀態很差。原因有很多,99% 是自己的問題,而我又是個很鈍的人… 所以 Ventuss 通信 就一直拖到現在,才勉強更新。
歡迎關注也歡迎取關,因為是通信,其實並不希望他被廣泛傳播,而是更私人的,像是古代君子之交,飛鴿傳書。那時車馬郵件都很慢…… 以及我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幾封通信的內容了:當滑雪時我們聊些什麼;關於無結果;一篇科幻小說:地球上最後的可口可樂;為什麼做 Polytime;一些近況;一年一度的年終總結……

謝謝你讀到這裡,順祝時祺

btw,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寫寫十年問卷,寫的過程還挺有意思的

--

2021/12/19 @北京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