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ss

Ventuss xLog

走马敕勒川 | TG: @Ventuss_OvO
twitter
tg_channel

十年问卷

HfDEKCdVZP8eCQkkMLs7h.jpeg

我们距离 2050 比 1990 更近

椒盐鸵鸟 的博客上看到这个十年问卷,觉得挺有意思,也写一下。记得 QQ 空间 / 人人网时代很流行「点名」,被点到的人需要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最后一次玩是 14 年在朋友圈,已经是 7 年前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是大家真的不玩儿了还是我太老了,那么就让我「老夫聊发少年狂」。

用三句话介绍一下近期的状况?#

白天做产品,晚上写东西,周末滑雪。

分享一件这十年里印象最深的事(时刻)?#

2020 年 2 月 7 日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晚上。那个晚上我在家里,我想大家都在家里,那时病毒的形势尚不明朗。但我记得尽管只是在屏幕前,我能感受到无数人牵挂的心,如山呼海啸,我能感受到有什么东西在强烈地共振。两年了,COVID-19 无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而人们的适应能力和健忘程度令我惊叹。其实我并不能确定人们是不是真的忘却了,他的微博还在,每分钟都有新的评论留言,宛如当代哭墙。可是另一方面,公共领域早已完全没有讨论的声音。体制很好地应对了危机,加之西方「灯塔」强烈的对比,大众更加坚定地拥护这架机器,为其注入燃料,踩下油门,加速再加速。大学专业课的内容在工作后很快就丢了,却一直记得辅修的一门哲学课的内容:knowledge is equivalent to justified true belief。单纯的 true belief 可能只是 epistemic luck。

感觉与十年前的自己相比变化大吗?#

完完全全换了一个人,十年前的我见到现在的自己大概会感到恐惧。可能因为童年过于幸福,青春期前的我一直是一个很内向、被动甚至有些怯懦的人,不懂得表达诉求,不会主动交朋友。现在的我依然算不上外向,但如果现在我戴上分院帽,一定会进格兰芬多。

十年前身边的那些人还经常保有联系的多吗?朋友还能进行深度交流吗?#

别说十年前,小学的朋友我都还有联系。老朋友们联系少,但是非常持久。

职场上选择的道路跟最初有变化么?是什么让你选择了现在的行业和专业?业余爱好之于你是什么意义?#

职业选择:互联网,产品,创业。大学时实习把各个行业尝试了一遍,高大上的金融咨询不适合我,彼时草根的互联网、土鳖的今日头条反而很对我胃口,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去中航广场矮楼,十几米的挑高和采光令我当即做出决定接 offer。而我原本在中金实习,天没亮挤进地铁直通国贸写字楼,十点打车回家,一天都见不到太阳。我家 98 年就买了电脑,我很早就开始用电脑,但每周只能用 2 个小时。上大学后拥有了自己的笔记本,才真正感受到计算机能赋予我的超能力。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软件开发?做 app?我好像想不到贴切的词描述我们在做的事情。一切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就选择了现在的行业。

业余爱好:滑雪和科幻小说。小时候身体弱、体育不好,而我的表兄弟们在运动上都出众,对比之下我一直备受打击,对任何体育运动都没有信心。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尝试滑雪,滑行时的感觉令我着迷,于是完全从零开始学习,靠朋友指导和看视频自学(推荐一下黄加蓝),从摔成 sb 到推坡、滑行、刻刃,现在可以在崇礼任意雪道一镜到底。矫情地说,我有被自己鼓励到。我有很多奇怪的脑洞,对科技的预测,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最开始我并不能意识到那些想法很奇怪,但是总被人说奇怪我才意识到大多数人不会那么想…)。我在科技行业工作,又喜欢文学,也许我也可以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呢。空闲时会写着玩玩,不过现在写文字的能力太弱了…

与父母之间的相处与十年前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像是飞得很远的风筝。

打算养小孩吗?(对家庭有什么看法?)#

零个或者很多个。当所有人都不生小孩时,多生育能拥有巨大的红利;计划生育在事实上阻止了中国形成门阀政治,可现在放开了,有人想当司马懿吗?

想不想回到十年前?#

不想。

2011 年我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而南昌又是一个闭塞、相对落后的城市。可是世界这么大呢。

害怕变老吗?#

不害怕。我一度对年龄非常焦虑,因为见过太多非常年轻又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的人了。Zuckerburg 28 岁就把公司搞上市了,我肯定是永远也追不上了。后来想,身边那些牛逼的年轻人,再牛逼也比 Zuckerberg 差得远,你我都是五十步笑百步,那有什么好焦虑的呢。前段时间和一个亦师亦友的前辈吃饭,谈起年龄,他告诉我 50 岁才是人的巅峰状态,才应该是人的巅峰状态。25 岁有什么呢,除了一腔热血和好体力什么也没有。而 50 岁时,有经验,有资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身体老了?谁说要自己上了,借助管理杠杆可以撬动十倍的年轻人。18 年初在 Bluenote Beijing 看过一场即兴的 big band 演出,乐手们轮番成为主角、成为主音律,有时是萨克斯,有时是架子鼓,有时是钢琴;大家没有既定的乐谱,在竞争中相互配合,共同成就一场精彩的演出。没有人永远是中心,也没有人永远是陪衬。It’s all about timing.

你觉得一生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物 /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简单但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马镫。在马镫发明以前,马只是一种交通工具,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射箭,杀伤力非常有限,所以一般是游牧民族骑马而来抢完就跑。想用剑或者矛?抱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巨大的反作用力会先把骑兵自己顶落马下。彼时的农耕民族尚能通过组编大规模步兵兵团,用总兵力 / 人口优势弥补机动性和局部战役的劣势,强推匈奴封狼居胥(btw, 这种打法的辎重和战斗减员成本是巨大的,因此刘彻不得不通过盐铁税和无限铸币给国家机器上 turbo,天下利出一孔,强汉的百姓其实过得很惨)而马镫的发明完全改变了战争方式。骑兵得以举着长矛冲锋,双脚踩住马镫来抵消冲锋带来的巨大的反作用力,步兵方阵在骑兵一字冲锋面前像糖葫芦一样。更 bug 的是,骑兵可以自带辎重,马儿可以自己吃草,边打边抢,无限续航。步兵们想打追不上想跑跑不了。魏晋时期中国出现了金属单马镫,东晋时期就有了双马镫。恰逢小冰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胡马南下,华夏文明族迎来民族大融合。再到后来,成吉思汗策马三次西征,欧洲产生骑士阶级,十字军东征,带回百年翻译运动中阿拉伯人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启发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这一切改变,都与马镫的发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还有什么简单的发明,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呢?当人类文明发展遇到瓶颈,当所有先进生产工具被全面普及,所有人的生产力被拉平,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也许会是那个最基础、最被忽略的 —— 时间。我想通过好用的工具,配合好的方法,让更多人的时间被更有意义地使用,从而提升全人类的生产力 / 幸福。

一些别的#

这个 newsletter 7 月底就 set up 好了,但一直没有想好用来做什么。
最开始的想法是,有一个地方能写写东西,更新近况,并很方便地和大家联络。我既不喜欢朋友圈也不喜欢微信 IM,公众号还凑合,但阿 x 审核太严格。(不喜欢微信部分是因为我之前一直用的微信炸号了,这个故事可以看 半脱离微信的一个月
所以我非常明确这个 newsletter 不会做内容推荐,内容推荐直接丢 Telegram 就好了嘛。这几个月时间里,我经历了一些低谷,在当时身处其中的自己并不觉得多糟糕,但现在回头看才发现确实状态很差。原因有很多,99% 是自己的问题,而我又是个很钝的人… 所以 Ventuss 通信 就一直拖到现在,才勉强更新。
欢迎关注也欢迎取关,因为是通信,其实并不希望他被广泛传播,而是更私人的,像是古代君子之交,飞鸽传书。那时车马邮件都很慢…… 以及我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几封通信的内容了:当滑雪时我们聊些什么;关于无结果;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的可口可乐;为什么做 Polytime;一些近况;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

谢谢你读到这里,顺颂时祺

btw,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写写十年问卷,写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

--

2021/12/19 @Beijing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